课程概况
课程介绍 教学团队 课程主持人 授课视频

资源搜索

通知公告

《尔雅》和《尔雅诂林》

[日期:2009-04-27   来源:《古汉语研究》  作者:赵振铎   ]

尔雅是我现存最早分类综合它成书, 语言学史中最早古代希腊很早就马的史诗进行, 在史原文附有简单的注释, 是却现将这些话资料书古印度长寿字库类似我尔雅,它成书在公, 尔雅

尔雅, 语文性的词语外, 还有不少社科学自然工艺科学的, 来受到的重早在文帝, 置有《尔雅》博在经书作为人们学要典籍时代,尔雅更是人们经常使用的工具书或者五经之, 或者艺之旨, 都是强调它在读面的其实《尔雅作用并不仅在解经, 解古语言, 古代社重要的

古代, 在今, 农业仍然是国民业与物有密切,尔雅面的草》、《释兽释虫释鱼释畜各篇都与物有关如果再加上释器释地释水, 中与业有关会更多两相, 将超过半数从这个意,尔雅与古代民生的应当充分肯定

 

早在汉,《尔雅就有注本晋朝郭璞所写尔雅里面称虽注者十徐, 然犹未详备, 并多纷谬, 有所漏略群书微的不过键为文学刘散樊光李巡孙炎, 见有很多经佚亡璞《尔雅注前人的成果, 的看, 他批评孙炎字别为, 把联绵字拆, 多次, 这部书成为当时尔雅的权威性著, 书一问世, 注相继散失南朝陆德明撰释文就是郭注为底本宋人邢尔雅, 注为主

陆德经典释文论及郭璞后注尔雅各家梁有沈旋, 家之施乾舍人, 并撰音这些著的全今天经看不见,《经典释文还略有尔雅有裴瑜尔雅注孙炎尔雅, 有流

宋人研究尔雅, 尔雅疏然被十三经注疏, 是总质量不, 早有论及陆佃尔雅新郑樵尔雅是这个时较好的著作, 元明两,尔雅不多, 朱彝尊谢启小学考》著录的有几家

清代是我语言文字之学全发展的时,尔雅一书备受重视面整这部书推邵晋涵的尔雅正尔雅, 尔雅面可以名家校勘经文邢疏则有卢文粥的《尔雅音考正彭元瑞的尔雅石经考文提要元的尔雅注疏校勘记张宗尔雅注疏本正误》刘光黄的尔雅注疏校勘记札记》等至于以《说为本, 尔雅之俗字, 则有戴震的尔雅文字考钱站的尔雅古江藩尔雅小笺》严元尔雅榕的尔雅订经, 其中之书考论尔雅异文最,王氏之书陆德明释文考正郭本, 也时有

注采不知盖阐的办法, 书有十二条标出未闻宋代, 补充解释, 其余胭如, 见解释这些未详未闻难度之翟颧有《尔雅补郭, 门解释这些补正注的著作则有戴荃尔雅注补, 桐的尔雅正郭》

唐《尔雅注是清致力的一个方面余萧《古经解钩沉卷二十卷三十收录尔雅翰《玉函山经编》设《雅》, 收集唐佚亡的注达三十种些外还有减尔雅黄爽尔雅古蕙心的尔雅注料》等

清人喜作读书笔记, 笔记形式来注尔雅的非常之多引之的闻》《读抛的亿考异于也香草校书里面都有校读《尔雅文字, 中更有多种《读尔雅

如果以《尔雅一篇或某几篇作为研治, 则有站的《尔雅释地黄世尔雅释言集解后案尔雅虫名今释至于宋翔尔雅释服尔雅名考程瑶释宫小记《释草小记小记, 然不尽《尔雅, 是对尔雅应篇也大有

, 究《尔雅学者辈发明尔雅体例专书, 首推陈澎的尔雅释例王国维的尔雅草木虫鱼鸟兽释例》则是专门论尔雅中动篇条例尔雅略说》, 尔雅一书作了系统地评价, 出转精, 是初学尔雅较好的参考书不满意郝彭行, 打算编本新疏, 在自尔雅上面写了不少批语, , 纷陈, 原稿藏武汉书馆, 代其族侄悼教授它录由上海版社, 书名尔雅音

尹桐杨尔雅证》, 用当时通行科分将《尔雅十九篇, 释话释言为文学之部,释亲为亲之部,释宫为建筑之部,释器,释乐为音乐之部,释天,《释地释水为地理之,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鱼释鸟释兽释畜之部这是为适应当时教学需要改编的教科书, 解释词, , 都通俗易懂

周祖尔雅校笺, 南宋监本郭璞本为底本, 十行本资料雕《尔雅正文及注文字, 后出转, 可以用的好本子

玉的雅学考周祖雅学考拟则是收尔雅及雅学书目的

朱祖延教授在主持编完大字典, 就领导北大学古籍研究所从事《尔雅诂林的编, 从拟编写原则组织集资料, 到动员力量, 不少, 具体指导编, 其艰苦之情更可想见

 

诂林有几大优点

首先是收罗宏富之类著作, 收录完备是衡量的一重要玉和周祖漠《所著录的雅学著作, 这部诂林差不多全数收发表,取它沽林相较, 不难发现,林》收录书要多得多, 全书收著作达九十多种

如郭璞尔雅赞》,有严均辑本一种,诂林, 还收录了王漠《魏遗书钞》本本《指海

刊布1936著作,有著录而诂林有所收录的一些

吴浩尔雅, 库全

李霄《读雅笔记》, 子年赐堂刊本

尔雅启蒙》, 咸丰刊

陶方琦尔雅, 遗书抄本

李曾尔雅注考证, 然补

尹桐杨尔雅证》, 民国三1914学社石印本

黄世荣尔雅释言解后案, 民国年(1915)文惠全书

许森尔雅存》, 民国二十一年石

里面《读尔雅, 收列了四, 林》则在之外多收了汤咸、杨赓元、王颂清三家。

清人校读群书所写的札记之类的著作《拟目》所收非常有限, 而《诂林》收录之类著作不少,特别是从研究《十三经》的著作收录更多。如

沈廷芳《十三经注疏正字· 尔雅》, 四库全书本。

龚元价《十三经客难· 尔雅》, 嘉庆二十三年刊本。

洪颐煊《读书丛录· 尔雅》, 道光元年刊本。

刘椿《群经摄管· 尔雅》, 道光戊子年敬信斋刻本。

赵履和《十三经考异摘要· 尔雅》, 咸丰十年刊本。

俞越《群经平义· 尔雅》, 同治十一年刻本。

吴修佑《十三经旧学加商· 尔雅》

汪文台《十三经书疏校勘记识语· 尔雅》, 光绪三年江西书局刊本。

万希槐《十三经证异· 尔雅》, 民国十二年湖北官书处印本。

此处, 有两种稿本是《拟目》没有收的。

冯登府《尔雅古义补》

董桂新《尔雅古注合存》

刊于1936年而《拟目》所没有收的。

朱学聘《尔雅净郭》民国二十五年(1936)印本。

汪柏年《尔雅补释》民国二十五年苏州文新影印书馆铅印。

至于年以后出版的有关《尔雅》的书籍,《沽林》收录的还有以下一些。

刘师培《尔雅虫名今释》,《刘中叔先生遗书》

王仁俊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上海图书馆藏,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黄侃《尔雅音训》, 上海古籍出版社。

《香草校书》, 中华书局, 1984年。

择本精审是《诂林》的又一特点。当前印刷技术日趋先进, 善本孤本可以一变而为千百万身。《诂林》采用影印的办法, 只要版本选择好了, 印出来的书在书品方面就能够胜人一筹。因此在版本的选择上下了更多的功夫。

如果仅有一种本子, 在版本上没有什么选择的徐地, 只能够采用那唯一的本子。诂林》里面收录的不少是这类本子。

但是也有一些著作, 不只一种本子, 特别是一些常见书, 它的版本非常多, 那就要在选择版本方面下一番功夫了。《沽林》在这方面花了很大力气。

如书中首列经文和郭注用南宋蜀大字本, 没有用单经本, 因为单经无注本只有唐石经本和敦煌残卷, 唐石经本在刻石时由玄度任校官, 校字多乖师法, 唐以后又经后人改补, 更失其真,错讹不少, 不可尽信。被伯希和窃去的敦煌残卷, 编号为P3719, 仅存《释话》的“ 遴, 逢也” 到《释训》的“ 委委、他他, 美也” , 不到全书的十分之一。无法采用, 所以选用了经注本。而郭璞注本可称为善本的就不少。如

南宋刊十行本, 影印人《四部丛刊》初编。

南宋监本, 故宫博物馆影印《天禄琳琅丛书》第一集。

宋蜀大字本,《古逸丛书》

元刊巾箱本。

元雪窗书院刊本。

明吴元恭刊仿宋本。

《诂林》在众多的本子中选用了南宋蜀大字本, 这个本子杨守敬《日本访书志》认为是元版之祖, 黎庶昌辑《古逸丛书》则认为此版为蜀本真面, 最为可贵。选择这个本子作为经注的代表最为恰当。

此外邵晋涵《尔雅正义》不用清经解本, 而用乾隆戊申徐姚邵氏家塾本郝彭行《尔雅义疏》也不用清经解本, 而用较早刊印的咸丰三年刊本。都是经过认真考虑的。

清经解和续清经解是常见易得之书, 但它刊刻时有讹误,《诂林》对此采用很少。除了前面举的两种外, 俞抛的《群经平义· 尔雅》, 采用的是同治十一年刊本, 严元照《尔雅匡名》, 采用广雅书局本, 都没有用续清经解本。但是冯登府的《十三经话答问· 尔雅》仅见续清经解收录, 那就不得不采用续清经解本了。

清人刘玉磨曾有尔雅疏校本》, 未见刊行, 广雅书局曾从校本里面选择有发明的条目录为《尔雅补注残本》一卷, 刊行问世。刘氏校本后来为赵捣叔所得, 又将书中的批语录出名为《尔雅校议》, 汪大均刻人《食旧堂丛书》中。两本互有不同。《诂林》将这两种本子都收录了, 所采用的就是上面提到的本子。而《尔雅补注残本》还有一种《功顺堂丛书》本, 因为它是根据广雅书局刻本来的就没有采用。

编排得当是《诂林》的又一特点。《诂林》收录雅学著作九十多种, 如前面提到的, 这九十多种著作的情况并不一样, 采用什么方式将这些著作有规律地排列起来, 让读者阅读和使用的时候能够有章可循, 这是编纂沽林一类著作的一个新课题。作者在这方面独具匠心, 根据书的内容, 作了一定的分类和归类。正如“ 纂例”所说这部书以经文条目为纲, 以诸家训释为目, 分条纂义, 排比众说。“ 首列经文郭注、次邢疏、次古注辑佚、次补注、次札记、次校勘、次音释, 以类相从, 附图于末。”这是利用时需要掌握的要领。掌握了这个要领, 使用这部书就一定能够得心应手。

诂林》全书十数超过, 数数百万, 册为尔雅正文及家疏释, 最后一为序跋及家评论, , 为壮观

近百年来, , 众多尔雅著作, 在京沪地图书馆老的校里还可见到一些外, 新建院校一些地方书馆很难有这些藏书几十年来重印没有印几种, 给学习和使这些著作人带来很大不便朱祖延教授组织力把它集到一起,编成《诂林》, 尔雅者能有此一部, 可以去东西求之苦, 者提极大便确是件功德无量

 

 

 

 

 

 

 

 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