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上午,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廖名春先生做客图书馆专家导引室,在长安校区图书馆为我校师生作了一场题为“《周易》的象辞及其精神”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我校古典文献学教研室主任周淑萍教授主持。
廖名春教授首先强调了“从小学入易学”的研究方法,并以《乾》、《坤》两卦为例,从音韵文字训诂等方面入手对《周易》的涵义作了解读,并订正了历代的误读和误释。其次,廖名春教授从象辞入手阐发了《周易》博大精深的哲学精神和思想。廖先生主张“从象辞究哲理”,并认为《周易》呈现卦象相对或相覆、卦辞相反的现象,他通过这一特征把《周易》六十四卦分为上下经各18个卦体,并逐一对卦体和卦象进行了说明,分享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廖名春教授在互动环节与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互动,热情的解答了同学们诸如神道设教、五十而学《易》和蓍草卜筮等问题。最后,周淑萍教授对廖先生的讲座作了点评。廖名春教授在讲座中深入浅出,语言生动诙谐。讲座精彩不断,高潮迭起,最后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廖名春教授常年从事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的比较研究,是马王堆帛书《易传》最早的整理者之一,在郭店楚简和上海博物馆藏楚简以及先秦秦汉学术思想史的研究中是国内外最为前沿的学者,对经学,尤其是《周易》等经典文献有着独到的学术见解。
廖名春教授作报告
课程组周淑萍教授点评
学生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