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概况
课程介绍 教学团队 课程主持人 授课视频

资源搜索

通知公告

《尔雅注疏》卷八·释草第十三

[日期:2009-03-06   来源:  作者:   ]

[]“释草第十三释曰:草,《说文》作艸,隶变作廾。七老切。百卉也。又曰:象野草莽苍之形。《说文》别有草字。自保切。云:草斗,栎实也。一曰象斗子。徐铉曰:今俗以此为廾木之草,别作皂字为黑色之皂。案,栎实可以染帛为黑色,故曰草。通用为草栈字。然则此篇辨百卉之名,见於经传者,当为草木之草,故云释草。

 

蒮,山韭。茖,山葱。葝,山。蒚,山蒜(今山中多有此菜,皆如人家所种者。茖葱,细茎大叶。蒮,音育。韭,音九。茖,音革。葱,音忩。葝,巨盈切。,音薤。蒚,力。)

[]“蒮山山蒜释曰:此辨四种菜生山中,与人家所种者异名也。韭,《说文》云菜名。一种而久者,故谓之韭。象形,在一之上。一,地也。生山中者名蒮。《韩诗》云六月食郁及蒮是也。葱,《说文》云菜名。生山中者名茖,细茎大叶者是也。,《说文》云菜也。叶似韭,生山中者名葝。蒜,《说文》云荤菜也。一云菜之美者。云梦之荤菜生山中者名蒚。

 

薜,山蕲。(《广雅》曰:山蕲,当归。当归今似蕲而粗大。薜,音百。蕲,音芹。)

[]“薜,山蕲释曰:《说文》云蕲,草也。生山中者一名薜,一名山蕲,色白者名白蕲。下文薜,白蕲是也。生平地即名蕲。《广雅》粗大释曰:《广雅》,张揖撰,以广《尔雅》之阙漏也。曰山蕲,当归者,言即今药草当归。案《本草》当归不言名薜及山蕲,是即以时验而言也。故郭云今似蕲而粗大,言似平地蕲而差粗大耳。

 

椴,木槿。榇,木槿。(别二名也。似李树,华朝生夕陨,可食。或呼日及,亦曰王蒸。椴,音段。槿,谨。榇,襯。)

[]“椴,木槿。榇,木槿释曰:此别椴、榇是木槿之二名也。某氏云别三名也。其树如李,其华朝生暮落,与草同气,故在草中。《诗郑风》云:颜如舜华。陆机《疏》云:舜,一名木槿,一名榇,一名椴。齐、鲁之间谓之王蒸。今朝生暮落者是也。郭氏云:可食。亦呼日及,五月始华,故《月令》仲夏云木堇荣

 

术,山蓟。(《木草》云:术,一名山蓟。今术似蓟而生山中。蓟,音计。)杨,枹蓟。(似蓟而肥大,今呼之马蓟。枹,音孚。)

[]“术,山蓟。杨,枹蓟释曰:此辨蓟生山中及平地者名也。生平地者即名蓟,生山中者一名术。《本草》云:一名山蓟,一名山姜,一名山连。陶注云:有两种:白术叶大有毛,甜而少膏;赤术叶细小,苦而多膏。是也。其生平地而肥大於众者,名杨。枹蓟,今呼之马蓟。

  葥,王蔧。(王帚也,似藜,其树可以为埽蔧。江东呼之曰藜帚。葥,音箭。蔧,音邃。)

[]“葥,王蔧释曰:此即藜之科,大为树,可以作埽蔧者,一名葥,一名王蔧,一名王帚,江东呼落帚。

  菉,王刍。(菉,蓐也。今呼鸱脚莎。菉,音绿。)

[]“菉,王刍释曰:舍人云菉,一名王刍。某氏云:菉,鹿蓐也。郭云:菉,蓐也。今呼鸱脚莎。《诗卫风》云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是也。

  拜,蔏藋。(蔏藋亦似藜。蔏,音商。藋,徒的切。)

[]“拜,蔏藋释曰:此亦似藜而叶大者,名拜,一名蔏藋。《庄子》云藜藋柱宇是也。

  蘩,皤蒿。(白蒿。)蒿,苣。(今人呼青蒿,香中炙啖者为菣。)蔚,牡菣。(无子者。蔚,音尉。菣,去刃切。)

[]“蘩皤牡菣释曰:此辨蒿色及有子无子者之异名也。《诗召南》云:于以采蘩,于沼于沚。毛传云:蘩,皤蒿也。郭氏云白蒿,然则皤犹白也。《本草》云白蒿。唐本注云:此蒿叶粗於青蒿。从初生至枯,白於众蒿。欲似艾者,所在有之。又云叶似艾叶,上有白毛粗涩,俗呼蓬蒿,可以为菹。故《诗》笺云以豆荐蘩菹。陆机云:凡艾白色为皤蒿,今白蒿。春始生,及秋香美可生食,又可烝。一名游胡,北海人谓之旁勃。故《大戴礼夏小正传》曰:蘩,游胡;游胡,旁勃也。是蒿一名菣。《诗小雅鹿鸣》云:食野之蒿。陆机云:蒿,青蒿也。荆、豫之间,汝南、汝阴皆云菣。孙炎云:荆、楚之间谓蒿为菣。郭云:今人呼青蒿,香中炙啖者为菣。是也。蔚,即蒿之雄无子者,故云牡菣。舍人曰:蔚一名牡菣。《诗蓼莪》云:匪我伊蔚。陆机云:牡蒿也。三月始生,七月华,华似胡麻华而紫赤。八月为角,角似小豆角,锐而长。一名马新蒿。是也。

 

齧,彫蓬;荐,黍蓬。(别蓬种类。)

[]“齧,彫蓬。荐,黍蓬释曰:此别蓬种类也。《说文》云:蓬,蒿也。草之不理者也。种类非一,故有齧、彫蓬、荐、黍蓬。《诗召南驺虞》云:彼茁者蓬。《月令》云:藜莠蓬蒿并兴。是也。

  庳,鼠莞。(亦莞属也,纤细似龙须,可以为席。蜀中出好者。庳,方寐切。莞,音官。)

[]“庳,鼠莞释曰:莞属也。《说文》云:莞,草,可以为席。此庳一名鼠莞。纤细似龙须,亦可以为席。蜀中出好者。

  葝,鼠尾。(可以染皂。)

[]“葝,鼠尾释曰:可以染皂草也。一名葝,一名鼠尾。《本草》有白华者,有赤花者,又一名长翘。陶注云田野甚多,人采作滋染木兰是也。

  菥蓂,大荠。(荠叶细,俗呼之曰老荠。菥,音惜。蓂,音觅。)

[]“菥蓂,大荠释曰:菥蓂,一名大荠而叶细。《本草》又名薎菥,一名太蕺,一名马辛是也。

  蒤,虎杖。(似红草而粗大,有细剌,可以染赤。蒤,音途。)

[]“蒤,虎杖释曰:蒤,一名虎杖。注云:似红草而粗大,有细剌,可以染赤。陶注《本草》云田野甚多,状如大马蓼,茎班而叶圆是也。

  孟,狼尾。(似茅,今人亦以覆屋。)

[]“孟,狼尾释曰:草似茅者,一名孟,一名狼尾。今人亦以覆屋。

 

瓠栖,瓣。(瓠中瓣也。《诗》云:齿如瓠栖。”○瓠,户故切。瓣,方苋切。)

[]“瓠栖,瓣释曰:瓣,瓠中瓣也。一名瓠栖。人之齿美者似之。故《诗卫风硕人》美庄姜云齿如瓠栖是也。

  茹藘,茅蒐。(今之蒨也。可以染绛。茹,音如。藘,力居切。)

[]“茹藘,茅蒐释曰:今染绛蒨也。一名茹藘,一名茅蒐。《诗郑风》云:茹藘在阪。陆机云:一名地血,齐人谓之牛蔓,即今之蒨草是也。

  果臝之实,栝楼。(今齐人呼之为天瓜。臝,方果切。)

[]“果臝之实,栝楼释曰:果臝之草,其实名栝楼,实即子也。故李巡云栝楼,子名也。郭云今齐人谓之天瓜。《本草》云:栝楼,叶如瓜叶形,两两相值,蔓延,青黑色。六月华,七月实,如瓜瓣。是也。

  荼,苦菜。(《诗》曰:谁谓荼苦。苦菜可食。)

[]“荼,苦菜释曰:此味苦可食之菜,一名荼,一名苦菜。《本草》一名荼草,一名选,一名游冬。案《易纬通卦验玄图》云:苦菜,生於寒秋,经冬历春乃成。《月令》孟夏苦菜秀是也。叶似苦苣而细,断之有白汁,花黄似菊,堪食,但苦耳。《诗》曰:谁谓荼苦。’”○释曰:《邶风谷风》篇文也。

  萑,蓷。(今茺蔚也。叶似荏,方茎,白华,华生节间。又名益母,《广雅》云。萑,音隹。蓷,他回切。)

[]“萑,蓷释曰:萑,一名蓷。李巡曰臭秽草也,郭云茺蔚也,《广雅》名益母。叶似荏,方茎,白华,华生节间。《诗王风》云:中谷有蓷。陆机云:旧说及魏博士济阴周元明皆云菴蔄是也。《韩诗》及《三苍说》悉云益母。故曾子见益母而感。案《本草》茺蔚,一名益母。故刘歆曰蓷,臭秽。臭秽,即茺蔚也。

  虉,绶。(小草,有杂色,似绶。虉,音逆。)

[]“虉绶释曰:虉者,杂色如绶文之草也。《诗陈风》云:邛有旨鷊。陆机《疏》云:鷊,五色作绶文,故曰绶草。是也。

  粢,稷。(今江东人呼粟为粢。)

[]“粢,稷释曰:《左传》曰:粢食不凿。粢者,稷也。《曲礼》云稷曰明粢是也。郭云:今江东人呼粟为粢。然则,粢也,稷也,粟也,正是一物。而《本草》稷米在下品,别有粟米在中品,又似二物。故先儒共疑焉。

  众,秫。(谓黏粟也。众,音终。秫,音述。)

[]“众,秫释曰:众,一名秫,谓黏粟也。《说文》云稷之黏者也。与谷相似,米黏,北人用之酿酒。其茎稗似禾而粗大者是也。

  戎叔谓之荏菽。(即胡豆也。菽,音叔。)

[]“戎叔谓之荏菽释曰:戎叔,一名荏菽。孙炎云大豆也。《诗大雅生民》云:艺之荏菽,荏菽旆旆。郑笺亦以为大豆。樊光、舍人、李巡、郭氏皆云今以为胡豆。郭又云《春秋》齐侯来献戎捷。《榖梁传》曰戎菽也。《管子》亦云:北伐山戎,出冬葱及戎菽,布之天下。今之胡豆是也。案,此戎菽皆为大豆。注《榖梁》者亦以为大豆也。郭氏等以戎、胡俱是夷名,故以戎菽为胡豆也。

  卉,草。(百卉总名。)

[]“卉,草释曰:别二名也。百卉犹百草也。《诗小雅》云百卉具腓是也。

  萒,雀弁。(未详。)蘥,雀麦。(即燕麦也。萒,兑转切。蘥,音药。)

[]“蘥,雀麦释曰:蘥,一名雀麦,一名燕麦。《本草》云:生故墟野林下。苗似小麦而弱,实似穬麦而细。在处亦有之。是也。

  蘾,乌薞。萰,菟荄。蘩,菟蒵。(皆未详。)

蔩,菟瓜。(菟瓜似土瓜。蘾,户怪切。蕵,音孙。萰,音练。菟,音兔。荄,音垓。蒵,音兮。蔩,音演。)

[]“蔩,菟瓜释曰:菟瓜,一名蔩。苗及实似土瓜。土瓜者,即王瓜也。《月令》王瓜生是也。

  茢薽,豕首。(《本草》曰彘卢,一名蟾蜍诸兰。今江东呼豨首,可以煼蚕蛹。茢,音列。薽,音其。豕,伤氏切。)

[]“茢薽,豕首释曰:茢薽,药草名,一名豕首,一名彘卢,一名蟾蜍诸兰,一名天名精,一名麦句姜,一名虾蟆蓝,一名天门精,一名王门精。《别录》一名天蔓精,南人名为地菘,味甘辛,故有姜称。状如蓝,故名虾蟆蓝。香似兰,故名蟾蜍兰。郭云江东呼豨首。可以煼蚕蛹者,《三苍》云煼,熬也

  荓,马帚。(似蓍,可以为埽蔧。荓,音并。)

[]“荓,马帚释曰:荓草似蓍者,今俗谓蓍荓。可以为埽蔧,故一名马帚。似蓍释曰:蓍,蒿属也。年千岁三百茎,可以为卜策。《白虎通》云此天地之间寿考物也,故问之是也。

  藱,怀羊。(未详。)

茭,牛蕲。(今马蕲。叶细锐似芹,亦可食。藱,胡罪切。)

[]“茭,牛蕲释曰:似芹可食菜也,而叶细锐。一名茭,一名牛蕲,一名马蕲,子入药用。《本草》注云:生水泽中。苗似鬼针、菾菜等花青白色,子黄黑色,似防风子。是也。

  葖,芦萉。(萉宜为菔。芦菔,芜菁属。紫华,大根,俗呼雹葖。葖,他忽切。芦,音罗。萉,蒲北切。)

[]“葖,芦萉释曰:紫花菘也。俗呼温菘。似芜菁,大根,一名葖。俗呼雹葖。一名芦菔,今谓之萝卜是也。

  淔,灌。(未详。)

苬,芝。(芝,一岁三华,瑞草。淔,音敕。苬,音囚。)

]“苬,芝释曰:瑞草名也,一岁三华,一名苬,一名芝。《论衡》云:芝生於土,士气和,故芝草生瑞命。《礼》曰:王者仁慈,则芝草生。是也。

  筍,竹萌。(初生者。)

[]“筍,竹萌释曰:孙炎曰:竹初萌生谓之笋。凡草木初生谓之萌,笋则竹之初生者,故曰:笋,竹萌也。可以为菜殽。《诗大雅韩奕》云:其蔌维何,维笋及蒲。蔌,则菜殽也。

  簜,竹。(竹别名。《仪礼》曰:簜在建鼓之间。谓箫管之属。簜,音荡。)

[]“簜,竹释曰:簜则竹之别名。李巡曰:竹节相去一丈曰荡。孙炎曰:竹阔节者曰簜。《禹贡》筱簜既敷。孔安国云:簜,大竹。郭氏即云竹别名,无大小之异,故引《礼》经为证也。《仪礼》之属释曰:《仪礼》曰者,《大射》礼文也。案,彼云:乐人宿县,西阶之西,颂磬东西。其南锺,其南鑮,皆南陈。一建鼓在其南,东鼓,朔鼙在其北;一建鼓在西阶之东,南面。簜在建鼓之间。郑注云:簜,竹也。谓笙箫之属倚於堂。以笙箫之属,固非大竹,故郭氏引之也。郑又云:建犹树也。以木贯而载之,树之,跗也。故谓之建鼓。云谓箫管之属者,郭用郑玄之说也。

  莪,萝。(今莪蒿也。亦曰廪蒿。)

[]“莪,萝释曰:舍人云莪一名萝。郭云今莪蒿也。亦曰廪蒿。《诗小雅》云:菁菁者莪。陆机云:莪,蒿也。一名萝蒿。生泽田渐洳之处。叶似邪蒿而细,科生三月中,茎可生食,又可烝,香美,味颇似蒌蒿。是也。

  苨,菧苨。(荠苨。苨,音祢。菧,音底。)

[]“苨,菧苨释曰:苨,一名菧苨。郭云荠苨也。《本草》荠苨陶注云:都似人参,而叶小异,根味甜。又别本注云根似桔梗,以无心为异者是也。

  绖履。(未详。)

莕,接余。其叶苻。(丛生水中,叶圆,在茎端,长短随水深浅,江东食之。亦呼为莕。音杏。莕,音荇。绖,待节切。)

[]“莕,接余。其叶苻释曰:莕菜,一名接余,其叶名符。郭云:丛生水中,叶圆,在茎端,长短随水深浅,江东食之。亦呼为莕。《诗周南关雎》云参差荇菜是也。荇与莕同。陆机《疏》云:接余,白茎,叶紫赤色,正圆,径寸馀,浮在水上,根在水底,与水深浅等。大如钗股,上青下白,鬻其白茎,以苦酒浸之,脆美,可案酒。

  白华,野菅。(菅,茅属。《诗》曰:白华菅兮。”○菅,音奸。)

[]“白华,野菅释曰:舍人云:白华,一名野菅。陆机云:菅,似茅而滑泽。无毛,根下五寸,中有白粉者,柔忍宜为索,沤乃尤善矣。郭云:菅,茅属。此白华亦是茅之类也。沤之柔忍,异其名谓之为菅。因谓在野未沤者为野菅耳。《诗小雅》云白华菅兮是也。

  薜,白蕲。(即上山蕲。)菲,芴。(即土瓜也。菲,音匪。芴,音物。)

[]“菲,芴释曰:一名芴。郭云:即土瓜也。孙炎曰:葍类也。《诗谷风》云:采葑采菲。陆机云:菲似葍,茎粗,叶厚而长,有毛。三月中蒸鬻为茹,滑美可作羹。幽州人谓之芴,《尔雅》又谓之蒠菜。今河内人谓之宿菜。案,今《尔雅》菲、芴与蒠菜异,郭注似是别草。如陆之言,又是一物。某氏注《尔雅》,二处皆引《谷风》诗,即菲也,芴也。蒠菜也,土瓜也,宿菜也,五者一物也。其状似葍而非葍,故云葍类也

  葍,富。(大叶,白华,根如指,正白,可啖。葍,音福。富,音富)

[]“葍,富释曰:葍,一名富。郭云:大叶,白华,根如指,正白,可啖。《诗小雅》云:我行其野,言采其葍。陆机云:幽州人谓之燕富。其根正白,可著热灰中温啖之,饥荒之岁可烝以御饥也。

  荧,委萎。(药草也。叶似竹,大者如箭竿,有节,叶狭而长,表白里青,根大如指,长一二尺,可啖。萎,音威。)

[]“荧,委萎释曰:药草也。一名荧,一名委萎。《本草》女萎,萎蕤,一名荧是也。叶似竹,大者如箭竿,有节,叶狭而长,表白里青,根如指,长一二尺,可啖。

  葋,艼荧。(未详。)

竹,萹蓄。(似小藜,赤茎节,好生道旁,可食,又杀虫。葋,音劬。艼,他丁切。荧,音迥。萹,匹善切。)

[]“竹,萹蓄释曰:李巡曰:一物二名也。孙炎曰:某氏引《诗卫风》云绿竹猗猗。郭云:似小藜,赤茎节,好生道旁,可食,又杀虫。案,陶隐居《本草》注云:处处有,布地而生,节间白,叶华细绿,人谓之萹竹。煮汁与小儿饮,疗蛔虫是也。

  葴,寒浆。(今酸枣草。江东呼曰苦葴。音针。)

[]“葴,寒浆释曰:葴,一名寒浆。郭云:今酸浆草。江东呼曰苦葴。案,《本草》:酸浆,一名醋浆。陶注云:处处人家多有,叶亦可食。子作房,房中有子如梅李大,皆黄赤色

  薢茩,芵茪。(芵明也。叶黄锐,赤华,实如山茱萸。或曰< 艹陵>也。关西谓之薢茩。薢,音皆。茩,音狗。芵,音决。茪,音光。)

[]“薢茩,芵茪释曰:药草芵明也。一名芵茪,一名决明。郭云:叶黄锐,赤华,实如山茱萸。陶注《本草》云:叶如茳豆。子形似马蹄,呼为马蹄决明。《广雅》谓之羊踯躅也。或曰< 艹陵>薢茩释曰:知者案:《说文》云:< 艹陵>,楚曰芰,秦曰薢茩。是也。

  莁荑,蔱蘠。(一名白蕢。莁,音巫。荑,音夷。蔱,音杀。蔱,音墙。)

[]“莁荑,蔱蘠释曰:莁荑,一名蔱蘠。郭云:一名白蕢。此草也。案《本草》芜荑,一名无姑,一名< 艹殿>< 艹塘>。唐本注云:《尔雅》芜荑,一名蔱蘠。今作< 艹殿>< 艹塘>,字之误也。而在本部,疑非是。或者与草同气乎?○< 艹殿>,音殿。< 艹塘>,音唐。

  瓞,瓝。其绍瓞。(俗呼瓝瓜为瓞。绍者,瓜蔓绪,亦著子,但小如瓝。瓞,大结切。瓝,步角切。)

[]“瓞,瓝。其绍瓞释曰:瓞,一名瓝,小瓜也。绍,继也。瓜之蔓绍绪先岁之瓜,必小,亦名瓞。故云其绍瓞。《诗大雅》云:绵绵瓜瓞。舍人云:瓞名瓝,小瓜也。绍,继,谓瓞子。汉中小瓜曰瓞。孙炎曰:瓞,小瓜,子如瓝,其本子小,绍先岁之瓜曰瓞。然则,瓜之族类本有二种:大者曰瓜,小者曰瓞。此则其种别也。而瓜蔓近本之瓜,必小於先岁之大瓜,以其小如瓝,故谓之瓞。瓞是瓝之别名。故郭云:俗呼瓝为瓞。绍者,瓜蔓绪,亦著子,但小如瓝。

  芍,凫茈。(生下田。苗似龙须而细,根如指头,黑色可食。芍,户了切。)

[]“芍,凫茈释曰:芍,一名凫茈。郭云:生下田中,苗似龙须而细,根如指头,黑色可食。今俗瀹而鬻之者是也。

  蘱,薡蕫。(似蒲而细。蘱,音类。薡,音鼎。蕫,音董。)

[]“蘱,薡蕫释曰:蘱,一名薡蕫。状似蒲而细,可为屩,亦可绹以为索。

  蕛,苵。(蕛似稗,布地生,秽草。蕛,音帝。苵,大结切。)

[]“蕛,苵释曰:蕛,一名苵,似稗之秽草也,布生於地。《庄子》曰道在蕛稗,是亦有米,细小。《庄子》又曰若蕛米之在太仓是也。

  钩,芺。(大如拇指,中空,茎头有台似蓟。初生可食。)

[]“钩,芺释曰:蓟类也。一名钩,一名芺。郭云:大如拇指,中空,茎头有台似蓟。初生可食。《说文》云味苦,江南食以下气是也。

  
,鸿薈。(即菜也。薈,音会。)

[]“,鸿薈释曰:,叶似韭之菜也。一名鸿薈。《本草》谓之菜芝是也。

  苏,桂荏。(苏,桂类。故名桂荏。)

[]“苏,桂荏释曰:苏,荏类之草也。以其味辛似荏,故一名桂荏。陶注《本草》云:叶下紫色而气甚香。其无紫色不香似荏者,名野苏。生池泽中者,名水苏,一名鸡苏。皆荏类也。

  蔷,虞蓼。(虞蓼,泽蓼。蓼,音了。)

[]“蔷,虞蓼释曰:蔷,一名虞蓼,即蓼之生水泽者也。《周颂良耜》云:以薅荼蓼。毛传云蓼,水草是也。

  蓧,蓨。(未详。)

 虋,赤苗。(今之赤粱粟。)芑,白苗。(今之白粱粟,皆好谷。)秬,黑黍。(《诗》曰:维秬维秠。)秠,一稃二米。(此亦黑黍,但中米异耳。汉和帝时任城生黑黍,或三四实,实二米,得黍三斛八斗是。蓧,他凋切。蓨,音惕。虋,音门。芑,音起。秠,孚鄙切。桴,音敷。)

[]“虋赤二米释曰:案《诗大雅生民》云: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穈维芑。故此释之也。虋与穈音义同。虋即嘉谷赤苗者。郭云:今之赤梁粟。芑,即嘉谷白苗者。郭云:今之白粱粟,皆好谷也。李巡曰:黑黍一名秬黍。秬,即黑黍之大名也。秠,是黑黍之中一稃有二米者,别名之为秠。若然,秬、秠皆黑黍矣。而《春官鬯人》注云:酿秬为酒,秬如黑黍,一秠二米。言如者,以黑黍一米者多,秬为正称,二米则秬中之异,故言如,以明秬有二等也。秬有二等,则一米亦可为酒,《鬯人》之注必言二米者,以宗庙之祭唯裸为重,二米嘉异之物,鬯酒宜当用之,故以二米解鬯。其实,秬是大名,故云:酿秬为酒。此云秠,一桴二米。《鬯人》注曰一秠二米。文不同者,《郑志》答张逸云:秠即皮,其稃亦皮也。《尔雅》重言以晓人。然则,秠、稃古今语之异,故郑引此文得以稃为秠也。汉和帝时任城县生黑黍,或三四实,实二米,得黍三斛八斗是也。

  稌,稻。(今沛国呼稌。稌,音杜。)

[]“稌,稻释曰:别二名也。郭云:今沛国呼稌。《诗周颂》云:丰年多黍多稌。《礼记内则》云牛宜稌。《豳风七月》云十月獲稻,是一物也。案《说文》云:沛国谓稻为糯。”“秔,稻属也。《字林》云:糯,黏稻也。秔,糯不黏者。《本草》以粳米、稻米为二物。秔与粳古今字。然秔、糯甚相类,黏不黏为异耳。依《说文》稌、稻,即糯也。江东呼稬,乃乱切。

  葍,藑茅。(葍,华有赤者为藑。藑,葍一种耳。亦犹菱苕,华黄白异名。藑,音琼。)

[]“蒚,藑茅释曰:葍与藑茅一草也。华白者即名葍,华赤者别名藑茅。故郭云:亦犹菱苕,华黄白异名也。

  台,夫须。(郑笺《诗》云:台可以为御雨笠。夫,音扶。)

[]“台,夫须释曰:舍人云:台,一名夫须。《诗小雅》云:南山有台。陆机云:旧说,夫须,莎草也,可以为蓑笠。《都人士》云台笠缁撮是也。”○郑笺雨笠。案笺者,传注之别名也。以《诗》先有毛公作传,郑玄释其未备者。《字林》云:笺者,表也,识也。郑以毛学审备,遵畅厥旨,所以表明毛意,记识其事,故特称笺也。《都人士》笺云:都人之士以台皮为笠。此引其意,非全文也。

  藆藅。(未详。)

莔,贝母。(根如小贝,圆而白华,叶似韭。藆,音蹇。藅,音伐。莔,音萌。)

[]“莔,贝母释曰:药草贝母,一名莔。郭云:根如小贝,员而白华,叶似韭。《诗鄘风载驰》云:陟彼阿丘,言采其虻。陆机云:虻,今药草贝母也。其叶如栝楼而细小。其子在根下,如芋子,正白,四方连累相著,有分解也。《本草》一名空草。陶注云:出近道,形似聚贝子,故名贝母,是也。

  荍,蚍衃。(今荆葵也。似葵,紫色。谢氏云:小草,多华少叶,叶又翘起。”○荍,音翘。蚍,音毗。衃,音浮。)

[]“荍,蚍衃释曰:舍人云:荍,一名蚍衃。郭云:今荆葵也。似葵,紫色。谢氏云:小草,多华少叶,叶又翘起。’”《诗陈风》云:视尔如荍。毛传云:芘芣也。陆机云:芘芣,一名荆葵,似芜菁,华紫绿色。可食,微苦。是也。

  艾,冰台。(今艾蒿。)

[]“艾,冰台释曰:艾,一名冰台,即今艾蒿也。《诗王风》彼采艾兮是也。

  蕇,亭历。(实、叶皆似芥,一名狗荠,《广雅》云。蕇,音典。)

[]“蕇,亭历释曰:蕇,一名亭历。郭云:实、叶皆似芥。《广雅》又名狗荠。《本草》一名丁历,一名太室,一名大適。陶注云:今近道亦有。母则公荠,子细黄,至苦。是也。

  苻,鬼目。(今江东有鬼目草,茎似葛,叶员而毛,子如耳珰也。赤色丛生。)

[]“苻,鬼目释曰:苻,一名鬼目。郭云:今江东有鬼目草,茎似葛,叶员而毛,子如耳也。赤色丛生。

  薜,庾草。(未详。)

蔜,缕。(今蘩缕也。或曰鸡肠草。蔜,五高切。音嫂。缕,音缕。)

[]“蔜,缕释曰:蔜,一名缕,一名蘩缕,一名鸡肠草。《本草》云:蘩蒌味辛。陶注:此菜人以作羹。唐本注云:此即鸡肠草也。多生下湿坑渠之侧。人家园庭亦有此草是也。

  离南,活莌。(草生江南,高丈许,大叶,茎中有瓤,正白,零陵人祖日贯之为树。莌,音夺。)

[]“离南,活莌释曰:离南,草也。一名活莌。《山海经》又名冠脱。生江南,高丈许,大叶似荷叶而肥,茎中有瓤,正白者是也。注零陵人祖日贯之为树释曰:祖,且也。贯,事也。言零陵郡人且日事之,使科大若树然也。郭又注《山海经》云:零桂人人且日贯之以为树,然所未详。

  茏,天蘥。须,葑苁。(未详。)

蒡,隐荵。(似苏有毛,今江东呼为隐荵。藏以为菹,亦可瀹食。龙,音聋。葑,方孔切。苁,音总。蒡,音旁。)

[]“蒡,隐荵释曰:蒡,苏类菜也,一名隐荵。郭云:似苏有毛,今江东呼为隐荵。藏以为菹,亦可瀹食者。瀹,煮也。

  莤,蔓于。(草生水中,一名轩于,江东呼茜。音犹。)

[]“莤,蔓于释曰:莤,水草也,一名蔓于。郭云:一名轩于,江东呼莤。

  蓾,蔖。(作履苴草。蓾,音鲁。蔖,才古切。)

[]“蓾,蔖。注作履苴草释曰:蓾,《说文》云:蓾,草也。可以束。一名蔖,即蒯类也。中作履底。《字苑》云苴履底。故云作履苴草也。

  柱夫,摇车。(蔓生,细叶,紫华,可食。今俗呼曰翘摇车柱,音主。夫,音扶。)

[]“柱夫,摇车释曰:柱夫,可食之草也。一名摇车,俗呼翘摇车。蔓生,紫华,华翘起摇动,因名云。

  出隧,蘧蔬。(蘧蔬,似土菌,生菰草中,今江东啖之,甜滑。音毡氍< 叟毛>隧,音遂。蘧,巨俱切。蔬,山俱切。)

[]“出隧,蘧蔬释曰:菌类也,一名出隧,一名蘧蔬。《广雅》云:朝生,形如鬼盖。郭云似土菌,生菰草中,今江东啖之,甜滑。音毡氍< 叟毛>”者,《说文》云:菰,蒋也。张揖云:< 叟毛>,毛席。取其音同。

  蕲茞,蘪芜。(香草,叶小如萎状。《淮南子》云似蛇床。《山海经》云臭如蘪芜茞,昌改切。)

[]“蕲茞,蘪芜释曰:芎< 艹夯>苗也。一名蕲茞,一名蘪芜。《本草》一名薇芜,一名汀离。陶注云:似蛇床而香。郭云香草,叶小如萎状者,言如萎蔫之状也。《淮南子》蘪芜释曰:《淮南子》云似蛇床音,案《淮南子泥论》篇云:夫物之相类者,世人之所乱惑也。嫌疑肖像者,众人所眩 耀也。故很者类知而非知也,愚者类君子而非君子也,赣者类勇而非勇也。使人相去也,若玉之与石也,葵之与苋也,则论人易矣。夫乱人者,若芎< 艹夯>之与藁本,蛇床之与 蘪芜者。许慎云此四者,药草臭味之相似,其治病则不同力是也。云《山海经》曰臭如蘪芜’”者,案《西山经》浮山有草曰训草,麻叶而方茎,赤华而黑实,臭如蘪芜,可以止疠。又天帝山有草,其状如葵,其臭如蘪芜,名曰杜衡,可以走马,食之已瘿是也。臭,香也。言其香气如蘪芜也。

  茨,蒺藜。(布地蔓生,细叶,子有三角,剌人,见《诗》。)

[]“茨,蒺藜释曰:茨,一名蒺藜。郭云:布地蔓生,细叶,子有三角,剌人,见《诗》者,案《诗小雅》云楚楚者茨是也。

  蘮蒘,窃衣。(似芹,可食。子大如麦,两两相合。有毛,著人衣。蘮,音计。蒘,音如。)

[]“蘮蒘,窃衣释曰:蘮蒘,一名窃衣。郭云:似芹,可食。子大如麦,两两相合。有毛,著人衣。俗名鬼麦者也。

  髦,颠蕀。(细叶,有剌,蔓生,一名商蕀。《广雅》云女木也髦,音毛。蕀,音棘。)

[]“髦,颠蕀释曰:髦,一名颠蕀,一名商蕀。《广雅》云女木也。郭云:细叶,有刺,蔓生。

  雚,芄兰。(雚芄,蔓生。断之有白汁,可啖。雚,音贯。)

[]“雚,芄兰释曰:雚,一名芄兰。郭云:雚芄,蔓生。断之有白汁,可啖。案,如此注,则似雚芄一名兰,或传写误芄衍字。《诗卫风》云:芄兰之支。陆机云:一名萝藦。幽州人谓之雀瓢。

   ,莐藩。(生山上,叶如韭,一曰提母。 ,徒南切。莐,音沈。)

[]“ ,莐藩释曰:药草知母也。一名 ,一名莐藩。郭云:生山上,叶如韭,一名提母。案,《本草》此名之外更有十馀名,文多不载。陶注云:形似昌蒲而柔润,叶至难死,掘出随生,须燥乃止也。

  蕍,蕮。(今泽蕮。蕍,音俞。蕮,音昔。)

[]“蕍,蕮释曰:蕍,一名蕮,即药草泽蕮也。《本草》作泽蕮,一名水泽,一名及泻,一名芒芋,一名鹄泻。陶注云:叶狭长,丛生诸浅水中。

  蔨,鹿藿。其实莥。(今鹿豆也。叶似大豆,根黄而香,蔓延生。蔨,巨员切。藿,音霍。莥,女九切。)

[]“圈,鹿藿。其实莥释曰:蔨,一名鹿藿。其实名莥。郭云:今鹿豆也。叶似大豆,根黄而香,蔓延生。《本草》云味苦。唐本注云:此草所在有之。苗似豌豆,有蔓而长大。人取以为菜,亦微有豆气,名为鹿户也。

  薃侯,莎。其实媞。(《夏小正》曰:薃也者,莎< 艹隋>。媞者其实。”○薃,音浩。媞,音堤。)

[]“薃侯,莎。其实媞释曰:薃即莎别名。侯,维也,犹语辞也。其实别名媞。夏小其实释曰:《夏小正》者,《大戴礼》之篇名。本夏后氏著十二月之候也。汉九江太守戴德记之,谓之《大戴礼记》。其正月云:媞薃。薃也者,莎< 艹隋>也。媞也者,其实也。先言媞而後言薃何也?媞先见者也。何以谓之?《小正》以著名也。案《广雅》云:地毛,莎< 艹隋>也。< 艹隋>即莎也,故云< 艹隋>”

  莞,苻蓠。其上蒚。(今西方人呼蒲为莞蒲。蒚谓其头台首也。今江东谓之苻蓠,西方亦名蒲中茎为蒚,用之为席。音羽翮。)

[]“莞,苻蓠。其上蒚释曰:某氏曰:《本草》云白蒲,一名苻蓠,楚谓之莞蒲,其上台别名蒚。郭义具注。《诗小雅斯干》云:下莞上簟。郑笺云莞,小蒲也者,以莞、蒲一草之名。而《司几筵》有莞筵、蒲筵,则有大小之异。为席有精有粗,故得为两种席也。

  荷,芙渠。(别名芙蓉,江东呼荷。)其茎茄,其叶蕸,其本蔤,(茎下白蒻在泥中者。)其华菡萏,(见《诗》。)其实莲,(莲谓房也。)其根藕,其中的,(莲中子也。)的中薏。(中心苦。)

[]“荷芙中薏释曰:李巡曰:皆分别莲、茎、叶、华、实之名。芙渠,其总名也。别名芙蓉,江东呼荷。菡萏,莲华也。的,莲实也。薏,中心也。郭璞云:蔤,茎下白蒻在泥中者。今江东人呼荷华为芙蓉,北方人便以藕为荷,亦以莲为荷,蜀人以藕为茄。或用其母为华名,或用根子为母叶号,此皆名相错,习俗传误,失其正体者也。陆机《疏》云:莲青皮里白子为的,的中有青为薏,味甚苦,故里语云苦如薏是也。见《诗》释曰:《诗陈风》云:彼泽之陂,有蒲与荷。又曰有蒲与莲,又曰有蒲菡萏是也。

  红,茏古。其大者蘬。(俗呼红草为茏鼓,语转耳。蘬,丘轨切。)

[]“红茏者蘬释曰:舍人曰:红名茏古。其大者名蘬。《诗郑风》云:隰有游龙。毛云:龙,红草也。陆机云:一名马蓼,叶大而赤白色,生水泽中,高丈馀。郭云:俗呼红草为茏鼓,语转耳。

  蒫,荠实。(荠子名。蒫,才何切。)

[]“蒫,荠实释曰:《本草》云:荠,味甘,人取其叶作菹及羹亦隹。《诗谷风》云: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其子别名蒫。

  黂,枲实。(《礼记》曰苴麻之有黂。”○黂,扶刃切。)

[]“黂,枲实释曰:枲,麻也。黂者,即麻子名也。故云黂,枲实也《礼记》有黂释曰:《礼记》曰苴麻之有黂者,《仪礼丧服传》文也。传所以解经,故亦谓之《礼记》也。案《丧服》经云:苴绖。传曰苴绖者,麻之有黂者是也。

  枲,麻。(别二名。)

[]“枲,麻释曰:麻,一名枲。故注云别二名。《禹贡》青州云厥贡岱畎、丝、枲是也。

  须,蕵芜。(蕵芜,似羊蹄,叶细,味酢,可食。)

[]“须,蕵芜释曰:案《诗谷风》云:采葑采菲。毛传云:葑,须也。先儒即以葑,须苁当之。孙炎云:须,一名葑苁。今郭注上葑苁未详,注此云:蕵芜,似羊蹄,叶细,味酢,可食。则郭意以毛云葑,须者谓此蕵芜也。《坊记》注云:葑,蔓菁也。陈、宋之间谓之葑。陆机云:葑,芜菁。幽州人或谓之芥。《方言》云:蘴、荛,芜菁也。陈、楚谓之蘴,齐、鲁谓之荛,关西谓之芜菁,赵、魏之部谓之大芥。蘴与葑,字虽异,音实同。则葑也,须也,芜菁也,蔓菁也,蕵芜也,荛也,芥也,七者一物也。

  菲,蒠菜。(菲草,生下湿地,似芜菁,华紫赤色,可食。菲,音匪。蒠,音息。)

[]“菲,蒠菜释曰:菲,一名蒠菜。案《诗谷风》云:采葑采菲。毛传云:菲,芴也。郭上注菲,芴土瓜也。注此云:菲草,生下湿地,似芜菁,华紫赤色,可食。则是芴与 蒠菜别草。而某氏及陆机以为一物,非郭义也。

  蕢,赤苋。(今之苋,赤茎者。蕢,巨贵切。)

[]“蕢,赤苋释曰:赤苋,一名蕢,今苋菜之赤茎者也。

  蘠蘼,虋冬。(虋冬,一名满冬,《本草》云。蘼,音美。)

[]“蘠蘼,虋冬释曰:药草也。一名蘠蘼,一名虋冬。虋冬草云释曰:案《山海经》云:条谷山其草多芍药、虋冬。郭注亦云《本草》一名满冬。今检《本草》有天门冬,一名颠勒,麦门冬,秦名羊韭,齐名爱韭,楚名马韭,越名羊蓍,一名禹葭,一名禹馀粮。无名满冬者,盖所见本异也。虋、门字异音同耳。

  萹,苻止。(未详。)

泺,贯众。(叶圆锐,茎毛黑,布地,冬不死,一名贯渠,《广雅》云贯节萹,音偏。泺,音烁。众,音终。)

[]“泺,贯众释曰:药草名也。一名泺,一名贯众。《本草》云:一名贯节,一名贯渠,一名百头,一名虎卷,一名萹苻,一名伯蓱,一名药藻,此谓鸱头。陶注云:叶如太蕨,形色毛芒,全似老鸱头,因名之。郭氏云:叶圆锐,茎毛黑,布地,冬不死,一名贯渠,《广雅》云贯节

  莙,牛薻(似薻,叶大,江东呼为马薻。莙,其陨切。薻,音早。)

[]“莙,牛薻释曰:莙,一名牛薻,薻之叶大者也。《诗召南》云:于以采藻。《左传》云:蘋蘩蕰藻之菜。以此草好聚生,故言温藻。温训聚也。毛传云:藻,聚藻也。陆机云:藻,水草也。生水底。有二种:其一种叶如鸡苏,茎大如箸,长四五尺;其一种茎大如钗股,叶如蓬蒿,谓之聚藻。又云:扶风人谓之藻,聚为发声也。此二藻皆可食,煮熟,挼去腥气,米面糁蒸为茹,嘉美。杨州人饥荒可以当谷食。

  蓫薚,马尾。(《广雅》曰:马尾,蔏陆。《本草》云,别名薚。今关西亦呼为薚,江东呼为当陆。蓫,他六反。薚,他羊反。)

[]“蓫薚,马尾释曰:药草蔏陆也。一名蓫薚,一名马尾。郭云:《广雅》曰:马尾,蔏陆。《本草》云,别名薚。今关西呼为薚,江东为当陆。案《本草》, 蔏陆,一名荡根,一名夜呼。不同者,所见本异也。今注云:一名白昌,一名当陆是也。

  萍,蓱。(水中浮蓱。江东谓之薸。苹,音平。蓱,音瓶。薸,音瓢。)其大者蘋。(《诗》曰:于以采蘋。

[]“萍,蓱。其大者蘋释曰:舍人曰:苹,一名蓱。大者名蘋。郭曰:水中浮蓱。江东谓之薸。陆机《毛氏义疏》云:今水上浮蓱是也。其粗大者谓之蘋,小者曰蓱。季春始生,可糁蒸为茹。又可苦酒淹以就酒。”○注《诗》曰:于以采蘋。”○释曰:《召南采蘋》篇文也。

  莃,菟葵。(颇似葵而小,叶状如藜,有毛,汋啖之滑。莃,音希。)

[]“莃,菟葵释曰:莃,一名菟葵。郭云:颇似葵而小,叶状如藜,有毛,汋啖之滑者,汋,煮也。案,《本草》唐本注云:苗如石龙芮,叶光泽,花白似梅,茎紫色,煮汁极滑,堪啖。《尔雅释草》一名 莃。所在平泽皆有,田间人多识之。是也。

  芹,楚葵。(今水中芹菜。)

[]“芹,楚葵释曰:郭云:今水中芹菜。案《本草》云水芹,一名水英。陶注云:其二月、三月作英时,可作菹及瀹食之。又有渣(音樝)芹,可为生菜,亦可生啖。别本注云:芹有两种,荻芹取根,白色,赤芹取茎、叶。并堪作菹及生菜。是也。

  藬,牛蘈。(今江东呼草为牛蘈者,高尺馀许。方茎,叶长而锐,有穗。穗间有华,华紫缥色,可淋以为饮。藬,吐回切。蘈,音颓。)

[]“藬,牛蘈释曰:藬,一名牛蘈。《诗小雅》云:言采其蓫。郑笺云:蓫,牛蘈。郭云:今江东呼草为牛蘈者,高尺馀许。方茎,叶长而锐,有穗。穗间有华,华紫缥色,可淋以为饮者,《字林》云:缥,青白色。淋,以水沃也。

  藚,牛唇。(《毛诗传》曰:水蕮也。如藚断,寸寸有节,拔之可复。藚,音续。)

[]“藚,牛唇释曰:李巡云:别二名。郭云:如续断,寸寸有节。陆机以为今泽蕮也。郭氏所不取。毛诗蕮也释曰:《诗魏风汾沮洳》云:彼汾一曲,言采其藚。毛传云藚,水蕮也是。

  苹,藾萧。(今藾蒿也。初生亦可食。藾,音赖。)

[]“苹,藾萧释曰:苹,一名藾萧。郭云:今藾蒿也。初生亦可食。《诗小雅》云:呦呦鹿鸣,食野之苹。陆机云:叶青白色,茎似箸而轻脆。始生香,可生食,又可烝食。是也。

  连,异翘。(一名连苕,又名连草,《本草》云。)

[]“连,异翘释曰:连,一名异翘,郭云一名连苕,又名连草,《本草》云者。案,今本连翘,一名异翘,一名兰华,一名折根,一名轵,一名三廉。不同者所见本异也。唐本注云:此物有两种:大翘,小翘。大翘,叶狭长如水苏,花黄可爱,生下湿地,著子似椿实之未开者,作房翘生出众草。其小翘生岗原之上,叶花实皆似大翘而小细耳。是也。

  泽,乌蕵。(即上也。)

[]“泽,乌蕵释曰:即上,生於水泽者。然形所未详。

  傅,横目。(一名结缕,俗谓之鼓筝草。)

[]“傅,横目释曰:傅,一名横木草,蔓延生。郭云一名结缕,俗谓之鼓筝草是也。

  釐,蔓华。(一名蒙华。)

[]“釐,蔓华释曰:釐,一名蔓华。郭云:一名蒙华。

  菱,蕨攗。(菱,今水中芰。菱,音凌。攗,音眉。)

[]“菱,蕨攗释曰:菱,一名蕨攗。郭云菱,今水中芰者,《字林》云:楚人名< 艹陵>曰芰,可食。《国语》曰:屈到嗜芰。俗云菱角是也。

  大菊,蘧麦。(一名麦句姜,即瞿麦。)

[]“大菊,蘧麦释曰:大菊,一名蘧麦,草药也。郭云:一名麦句姜,即瞿麦。《广雅》云:茈萎,麦句姜,瞿麦。案《本草》云瞿麦,一名巨句麦,一名大菊,一名大兰。陶注云:今出近道。一茎生细叶,花红紫赤可爱,子颇似麦。故名瞿麦。

  薜,牡艹賛。(未详。)

葥,山莓。(今之木莓也。实似藨莓而大,亦可食。薛,音百。艹賛,音赞。葥,音箭。莓,音每。)

[]“葥,山莓释曰:山莓一名葥。郭云:今之木莓也。实似藨莓而大,亦可食。藨莓说在下。

  齧,苦堇。(今堇葵也。叶似柳,子如米,汋食之滑。)

[]“齧,苦槿释曰:齧,一名苦堇,可食之菜也,郭云今堇葵也。叶似柳,子如米,汋食之滑者。《本草》唐本注云:此菜野生,非人所种,俗谓之茎菜。叶似蕺,花紫色者。《内则》云堇、荁、枌、榆是也。《本草》云味甘,此云者,古人语倒,犹甘草谓之大苦也。

  藫,石衣。(水苔也。一名石发。江东食之。或曰,藫,叶似
而大,生水底,亦可食。藫,音潭。)

[]“藫,石衣释曰:藫,一名石衣。郭云水苔也。一名石发。江东食之者,案《本草》有陟釐。别本注云:此即古石发也。色类似苔而粗涩为异。郭又云或曰, 藫叶似而大,生水底,亦可食者,即《本草》海藻,一名藫。陈藏器《本草》云:大叶藻也。生深海中及新罗,叶如水藻而大。海人取之,正在深海底,以绳系腰,咽没水下刈得,旋系绳上。五月已後,当有大鱼伤人,不可取也。

  蘜,治蘠。(今之秋华菊。蘜,音菊。)

[]“蘜,治蘠释曰:蘜,一名治蘠。郭云:今之秋华菊。案《月令》季秋云:菊有黄华。《本草》云菊华,一名节华。陶注云:菊有两种:一种茎紫气香而味甘,叶可作羹而食者,为真;一种茎青而大,作蒿艾气,味苦不堪食者,名苦薏,非真也。

  唐、蒙,女萝。女萝,菟丝。(别四名。《诗》云:爰采唐矣。

[]“唐、蒙菟丝释曰:孙炎曰:别三名。郭云:别四名。则唐与蒙,或并或别,故三四异也。《诗经》直言唐,而传云唐,蒙也,是以蒙解唐也。则四名为得。下云:蒙,王女。郭云:即唐也。是又名王女。然则,唐也,蒙也,女萝也,菟丝也,王女也,凡五名。《诗頍弁》云:茑与女萝。毛传云:女萝,菟丝。陆机云:今菟丝。蔓连草上生,黄赤如金,今合药菟丝子是也。”○《诗》云:爰采唐矣。’”○释曰:《鄘风桑中》篇文也。

  苗,蓨。(未详。)

茥,蒛葐。(覆盆也。实似莓而小,亦可食。蓨,他凋切。茥,音奎。蒛,音缺。葐,音盆。)

[]“茥,蒛葐释曰:茥,一名蒛葐,郭云:覆葐也。实似莓而小,亦可食。案《本草》蓬虆,一名覆盆,一名陵虆,一名阴虆,其实名覆盆子。今注云蓬虆,是覆盆之苗也。覆盆乃蓬虆之子也。唐本注云:然生处不同,沃地则子大而甘,瘠地则子细而酸。是也。

  芨,堇草。(即乌头也。江东呼为堇。芨,音急。堇,音靳。)

[]“芨,堇草释曰:芨,一名堇草。郭云:即乌头也。江东呼为堇。音靳。案《诗大雅》云:堇荼如饴。又《晋语》孋姬将谮申生,置鸩於酒,置堇於肉。贾逵曰:堇,乌头也。然则,堇者,其乌头乎?嫌读为堇荁之堇,故音之。

  虃,百足。(未详。)

菺,戎葵。(今蜀葵也。似葵,华如木槿华。虃,音纤。菺,音肩。)

[]“菺,戎葵释曰:菺,一名戎葵。郭云:今蜀葵也。似葵,华如木槿华。戎、蜀,盖其所自也,因以名之。

  蘻,狗毒。(樊光云:俗语苦如蘻。”○蘻,音计。)

[]“蘻,狗毒释曰:蘻,一名狗毒。樊光云:俗语苦如蘻。樊光者,京兆人,後汉中散大夫。注《尔雅》六卷。故郭氏取以为说。

  垂,比叶。(未详。)

蕧,盗庚。(旋蕧,似菊。蕧,音服。)

[]“蕧,盗庚释曰:蕧,一名盗庚。郭云:旋蕧,似菊。《本草》旋蕧,一名戴椹,一名金沸草,一名盛椹。陶注云出近道下湿地,似菊花而大是也。

  茡,麻母。(苴麻盛子者。)

  []“茡,麻母释曰:苴麻之盛子者也。一名茡,一名麻母。

  瓝,九叶。(今江东有草,五叶共丛生一茎,俗因名为五叶,即此类也。)

[]“瓝,九叶释曰:此草九叶丛生一茎。然郭亦未详其状,但举其类云:今江东有草,五叶共丛生一茎,俗因名为五叶,即此类也。

  藐,茈草。(可以染紫,一名茈戾,《广雅》云。藐,亡角切。茈,子尔切。)

[]“藐,茈草释曰:藐,一名茈草,根可以染紫之草。《广雅》一名茈戾,《本草》一名紫丹。唐本注云:苗似兰香,茎赤节青,花紫白色,而实白也。

  倚商,活脱。(即离南也。)蘵,黄蒢。(蘵草,叶似酸浆,华小而白,中心黄。江东以作菹食。脱,音夺。蘵,音职。蒢,音除。)

[]“蘵,黄蒢释曰:蘵草,一名黄蒢。郭云:蘵草,叶似酸浆,华小而白,中心黄。江东以作菹食。

  藒车,芞舆。(藒车,香草,见《离骚》。藒,音挈。芞音乞。)

[]“藒车,芞舆释曰:香草也。一名藒车,一名芞舆,郭云藒车,香草,见《离骚》者。《离骚》经云畦留夷与藒车兮,杂杜衡与芷是也。

  权,黄华。(今谓牛芸草为黄华。华黄,叶似菽蓿。)

[]“权,黄华释曰:权,一名黄华。郭云:今谓牛芸草为黄华。华黄,叶似菽蓿。《说文》亦云:芸,草也。似苜蓿。《淮南子》说芸草,可以死复生《月令》注云:芸,香草也。《杂礼图》曰:芸,蒿也。叶似邪蒿,香美可食。然则牛芸者,亦芸类也。郭以时验而言之,故云今谓牛芸草为黄华也。

  葞,春草。(一名芒草,《本草云》。葞,音尾。)

[]“葞,春草。注一名草云释曰:药草也,郭云一名芒草,《本草》云者。案《本草》莽草,一名葞,一名春草。陶注云:今是处皆有。叶青辛烈者良,今俗呼为菵草也。郭云芒草者,所见本异也。

  蔠葵,蘩露。(承露也。大茎小叶,叶紫黄色。蔠,音终。)

[]“蔠葵,蘩露释曰:葵类。一名蔠葵,一名蘩露。郭云:承露也。大茎小叶,华紫黄色。

  菋,荎藸。(五味也。蔓生,子丛在茎头。菋,音未。荎,直其切。藸,音除。)

[]“菋,荎藸释曰:药草也。一名菋,一名荎藸。郭云:五味也。蔓生,子丛在茎头。案《本草》五味子,一名会及,一名玄及。唐本注云: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则五味具也。”“其叶似杏而大,蔓生木上。子作房如落葵,大如蘡子。

  蒤,委叶。(《诗》云:以茠蒤蓼。”○蒤,音徒。)

[]“蒤,委叶释曰:秽草也。舍人曰:蒤,一名委叶。王肃说《诗》云:荼,陆秽草。然则,蒤者,原田芜秽之草,非苦菜也。《诗》云:以茠蒤蓼。’”○释曰:此《周颂良耜》篇文。茠,耘除也。今《诗》本,音义同。

  皇,守田。(似燕麦,子如彫胡米,可食,生废田中。一名守气。)

[]“皇,守田释曰:皇,一名守田。郭云:似燕麦,子如彫胡米,可食,生废田中。一名守气。彫胡,即苽也。

  钩,藈姑。(钩,也,一名王瓜。实如瓝瓜,正赤,味苦。藈,音圭。)

[]“钩,藈姑释曰:钩,一名藈姑。郭云:钩也,一名王瓜。实如瓝瓜,正赤,味苦。《本草》云王瓜,一名土瓜。陶注云:即今土瓜,生篱院,亦有子,熟时赤如弹丸。根大。唐本注云:此物蔓生,叶似栝楼,圆无乂缺,子如栀子,生青熟赤,但无棱尔。根似葛,细而多糁。是也。

  望,乘车。(可以为索,长丈馀。乘,音绳。)

[]“望,乘车释曰:望,一名乘车。郭云:可以为索,长丈馀。

  困,衱袶。(未详。)

攫,乌阶。(即乌杷也。子连相著,状如杷齿,可以染皂。衱,音劫。袶,音绛。攫,音钁。)

[]“攫,乌阶释曰:攫,一名乌阶。郭云:即乌杷也。子连相著,状如杷齿,可以染皂。今俗谓之狼杷是也。

  杜,土卤。(杜衡也,似葵而香。)

[]“杜,土卤释曰:香草也。一名杜,一名土卤。郭云:杜衡也,似葵而香。《本草》唐本注云:杜衡叶似葵,形如马蹄,故俗云马蹄香。生山之阴水泽下湿地。根似细辛、白前等。《山海经》云:天帝山,有草其状如葵,其臭如麋芜,名曰杜衡,可以走马,食之已瘿。是也。

  盱,虺床。(蛇床也。一名马床,《广雅》云。盱,音吁。)

[]“盱,虺床释曰:盱,一名虺床。郭云:蛇床也。一名马床,《广雅》云。案《本草》蛇床,一名蛇米,一名虺床,一名思益,一名绳毒,一名枣棘,一名墙蘪。陶注云:近道田野墟落间甚多,花叶正似 蘪芜

  蔝,蔜。(未闻。)赤,枹蓟。(即上枹蓟。)菟奚,颗涷。(款涷也,紫赤华,生水中。蔝,音米。蔜,五刀切。涷,音东。)

[]“菟奚,颗涷释曰:药草也。一名菟奚,一名颗涷。郭云:款涷也,紫赤华,生水中。案《本草》款涷,一名橐吾,一名颗东,一名虎须,一名菟奚。陶注云:形如宿莼未舒者,其腹里有丝,其花乃似大菊花。唐本注云:叶似葵而大,丛生,花出根下。是也。

  中馗,菌。(地蕈也,似盖,今江东名为土菌,亦曰馗厨。可啖之。馗,音逵。菌,巨陨切。)小者菌。(大小异名。)

[]“中馗,菌。小者菌释曰:此辨菌大小之异名也。大者名中馗,小者即名菌,郭云地蕈也,似盖,今江东人名为土菌,亦曰馗厨。可啖之者,《说文》云:蕈,桑耎也。谓菌生木上也。今云地蕈,即俗呼地菌者是也。

  菆,小叶。(未闻。)苕,陵苕。(一名陵时,《本草》云。)黄华,蔈;白华,茇。(苕,华色异名亦不同。菆,音辄。苕,音调。蔈,音标。茇,音沛。)

[]“苕陵华茇释曰:苕,一名陵苕。《本草》一名陵时。舍人曰:苕,陵苕也。黄华名蔈,白华名茇,别华色之名也。陆机《疏》云:一名鼠尾,生下湿水中,七八月中华紫,似今紫草,可染皂,煮以沐发即黑。《诗小雅》云:苕之华,芸其黄矣。郑笺云:陵苕之华,紫赤而繁。陆机亦言其华紫色。而此云黄白者,盖就紫色之中有黄紫、白紫尔。及其将落,则全变为黄,故《诗》云芸其黄矣。毛传云将落则黄是也。

  蘪,从水生。(生於水中。蘪,音眉。)

[]“蘪,从水生释曰:草从水生者曰蘪。故注云生於水中

  薇,垂水。(生於水边。)

[]“薇,垂水释曰:草生於水滨而枝叶垂於水者曰薇。故注云生於水边也。

  薜,山麻。(似人家麻,生山中。)

[]“薜,山麻释曰:麻生山中者名薜。故注云似人家麻,生山中也。

  莽,数节。(竹类也,节间促。)桃枝,四寸有节。(今桃枝节间相去多四寸。数,音朔。)粼,坚中。(竹类也,其中实。)簢,筡中。(言其中空,竹类。)仲,无笐。(亦竹类。未详。)
{笞心},箭萌。(萌,笋属也。《周礼》曰:{笞心}菹雁醢。)筿,箭。(别二名。粼,音吝。簢,音闵。筡,音徒。笐,音杭。{笞心}音待。)

  []“莽数筿箭释曰:此辨竹节希数及中空实萌筿之异名也。凡竹节间促数者名莽,相去四寸有节者名桃枝,竹其中坚实者名粼,其中空者名簢。筡,空也。仲,无笐。注未详 {笞心}一名箭萌,即笋也。筿,一名箭。《书》曰:筿 簜既敷。《释地》云会稽之竹箭是也。今桃枝节间相去多四寸释曰:郭以时验而言也。《尚书顾命》云:敷重篾席。孔安国云:篾,桃枝竹。《周礼春官司几筵》云:加次席黼纯。郑注云次席,桃枝席,有次列成文是也。《周礼》曰:{笞心}菹雁醢。’”○释曰:《天官醢人》职文也。彼文作箈。郑玄注云:箈,箭萌。字虽异,音义同。

  枹,霍首。素华,轨鬷。(皆未详。)

芏,夫王。(芏草,生海边,似莞蔺。今南越人采以为席。枹,音包。芏,音杜。)

[]“芏,夫王释曰:芏草,一名夫王。郭云:芏草,生海边,似莞蔺。今南方越人采以为席。

  藄,月尔。(即紫綦也。似蕨,可食。藄,音其。)

[]“藄,月尔释曰:藄,一名月尔,可食之菜也。郭云:即紫藄也。似蕨,可食。

  葴,马蓝。(今大叶冬蓝也。葴,音针。)

[]“葴,马蓝释曰:葴,一名马蓝。郭氏今大叶冬蓝也。今为淀者是也。

  姚茎,涂荠。(未详。)

苄,地黄。(一名地髓,江东呼苄。苄,音户。)

[]“苄,地黄释曰:药草也。郭云:一名地髓,江东人呼苄。案《本草》地黄,一名地髓,一名苄,一名芭。陶注云:生渭城者乃有子实,实如小麦。

  蒙,王女。(蒙即唐也,女萝别名。)拔,茏葛。(似葛,蔓生,有节。江东呼为龙尾,亦谓之虎葛,细叶赤茎。)

[]“拔,茏葛释曰:拔,一名茏葛,葛类也。郭云:似葛,蔓生,有节。江东呼为龙尾,亦谓之虎葛,细叶赤茎。

  藗,牡茅。(白茅属。藗,音速。)

[]“藗,牡茅释曰:茅之不实者也。一名藗,一名牡茅。郭云:白茅属。

  菤耳,苓耳。(《广雅》云枲耳也。亦云胡枲,江东呼为常枲,或曰苓耳。形似鼠耳,丛生如盘。菤,音捲。)

[]“菤耳,苓耳释曰:菤耳,一名苓耳。郭云:《广雅》云枲耳也。亦云胡枲,江东呼为常枲,或曰苓耳。形似鼠耳,丛生如盘。《诗周南》云:采采卷耳。陆机《疏》云:叶青白色,似胡荽,白华细茎,蔓生。可煮为茹,滑而少味。四月中生子,如妇人耳珰。幽州谓之爵耳是也。

  蕨,虌。(《广雅》云紫藄,非也。初生无叶,可食。江西谓之虌。虌,音鳖。)

  []“蕨,虌释曰:可食之菜也。舍人曰:蕨,一名虌。郭云:《广雅》云紫藄,非也。初生无叶,可食。江西谓之虌。《诗召南》云:言采其蕨。陆机《疏》云:蕨,山菜也。初生似蒜,茎紫黑色,可食。如葵。是也。

  荞,邛钜。(今药草大戟也,《本草》云。)

[]“荞,邛钜释曰:荞,一名邛钜。郭云今药草大戟也,《本草》云者,案《本草》大戟,一名邛钜,苗名泽漆。陶注云:今近道处处有。生时摘叶有白汁,故名泽漆也。

  繁,由胡。(未详。)

莣,杜荣。(今莣草,似茅,皮可以为绳索、履屩也。莣,音忘。)

[]“莣,杜荣释曰:莣草,一名杜荣,郭云今莣草,似茅,皮可以为绳索、履屩也者。屩,草履也。

  稂,童粱。(稂,莠类也。)

[]“稂,童粱释曰:舍人曰:稂,一名童粱。郭云:稂,莠类也。《诗曹风》云:浸彼苞稂。陆机《疏》云:禾秀为穗而不成,崱嶷然,谓之童粱。今人谓之宿田翁,或谓之守田也。《甫田》云:不稂不莠。《外传》曰:马不过稂莠。皆是也。

  藨,麃。(麃即莓也,今江东呼为藨莓。子似覆葐而大,赤,酢甜可啖。藨,蒲苗切。麃,平表切。)

[]“藨,麃释曰:藨,一名麃。郭云:麃即莓也,今江东人呼为藨莓。子似覆葐而大,酢甜可啖。

  的,薂。(即莲实。薂,音亦。)

[]“的,薂释曰:的,又一名薂。即上释其实莲,其中的也。故郭云:即莲实。

  购,蔏蒌。(蔏蒌,蒌蒿也。生下田。初出可啖,江东用羹鱼。购,古豆切。蒌,力朱切。)

[]“购,蔏蒌释曰:舍人曰:购,一名蔏蒌。郭云:蔏蒌,蒌蒿也。生下田。初出可啖,江东用羹鱼。《诗周南汉广》云:翘翘错薪,言刈其蒌。陆机《疏》云:其叶似艾,白色,长数寸,高丈馀,好生水边及泽中。正月根牙生旁茎,正白,生食之,香而脆美。其叶又可蒸为茹。是也。

  茢,勃茢。(一名石芸,《本草》云。茢,音列。)

[]“茢,勃茢释曰:茢,一名勃茢,郭云一名石芸,《本草》云者。案《本草》石芸味甘,一名螫烈,一名顾喙。是也。

  葽绕,蕀蒬。(今远志也。似麻黄,赤华,叶锐而黄,其上谓之小草,《广雅》云。葽,乌了切。蒬,音冤。)

[]“葽绕,蕀蒬释曰:药草也。葽绕,一名蕀蒬。郭云今远志也。似麻黄,赤华,叶锐而黄,其上谓之小草,《广雅》云者,案《本草》远志,一名细草,其叶名小草。陶注云:小草状似麻黄而青。今注云远志茎叶似大青而小。《广雅》云:蕀蒬,远志也。其上谓之小草。是也。

  茦,刺。(草刺针也。关西谓之刺,燕北、朝鲜之间曰茦,见《方言》。茦,音册。)

[]“茦,刺释曰:谓草针刺人也。一名茦,又名刺。郭云草刺针也。关西谓之刺,燕北、朝鲜之间曰茦,见《方言》者,案《方言》凡草木刺人,北燕、朝鲜之间谓之茦,或谓之壮。自关而东或谓之梗,或谓之刿。自关而西谓之刺。江、湘之间谓之棘是也。

  萧,萩。(即蒿。萩,音秋。)

[]“萧,萩释曰:李巡云:萩,一名萧。陆机云:今人所谓萩蒿者是也。或云牛尾蒿,似白蒿,白叶,茎粗,科生多者数十茎,可作烛,有香气,故祭祀以脂爇之为香。许慎以为艾蒿,非也。《郊特牲》云既奠,然後爇萧,合馨香是也。

  荨,海藻。(药草也。一名海罗,如乱发,生海中,《本草》云。)

[]“荨,海藻释曰:荨,又名海藻。郭云药草也。一名海罗,如乱髪,生海中,《本草》云者,案《本草》一名落首,一名荨。陶注云:生海岛上,黑色如乱髪而大,少许叶大,都似藻叶。

  长楚,銚芅。(今羊桃也,或曰鬼桃。叶似桃,华白,子如小麦,亦似桃。銚,音姚。芅,音亦。)

[]“长楚,銚芅释曰:舍人曰:长楚,一名銚芅。《本草》云銚芅羊桃。郭云:今羊桃也,或曰鬼桃。叶似桃,华白,子如小麦,亦似桃。《诗桧风隰有长楚》陆机《疏》云:今羊桃是也。叶长而狭,华紫赤色,其枝茎弱,过一尺引蔓于草上,今人以为汲灌。重而善没,不如杨柳也。近下根刀切其皮,著热灰中脱之,可韬笔管。

  蘦,大苦。(今甘草也。蔓延生,叶似荷,青黄,茎赤有节,节有枝相当。或云蘦似地黄。)

[]“蘦,大苦释曰:药草也。蘦,一名大苦。郭云:今甘药也。蔓延生,叶似荷,青黄,茎赤有节,节有枝相当。或云蘦似地黄。《诗唐风》云采苓采苓,首阳之巅是也。蘦与苓,字虽异,音义同。

  芣苢,马舄;冯舄,车前。(今车前草,大叶长穗,好生道边,江东呼为虾蟆衣。芣,音浮。苢音以。)

[]“芣苢车前释曰:药草也,别三名。郭云:今车前草,大叶长穗,好生道边,江东呼为虾蟆衣。《诗周南》云:采采芣苢。陆机《疏》云:马舄,一名车前,一名当道。喜在牛迹中生,故曰车前、当道也。今药中车前子是也。幽州人谓之牛舌草。可鬻作茹,大滑。其子治妇人难产。王肃引《周书王会》云:芣苢如李,出於西戎。王基駁云:《王会》所记杂物奇兽,皆四夷远国各赍土地异物以为贡贽,非《周南》妇人所得采。是芣苢为马舄之草,非西戎之木也。

  纶似纶,组似组,东海有之。(纶,今有秩、啬夫所带纠青丝纶。组,绶也。海中草生彩理有象之者,因以名云。)帛似帛,布似布,华山有之。(草叶有象布帛者,因以名云。生华山中。)

[]“纶似纶山有之释曰:此辨草似纶组布帛者。以其所似,因名其草也。纶是纠青丝绳也。组,绶也。东海有草采理似之,即名纶草、组草。华山有草叶似帛、布者,因名帛草、布草也。纶今丝纶释曰:案《汉书百官公卿大夫表》云: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有游徼。三老业教化。啬夫掌狱讼。游徼掌禁盗贼。故《汉书》云:张敞以乡有秩。补太守卒史.又云:朱邑为桐乡啬夫。又《续汉书百官表》云:乡置有秩、三老、游徼。有秩,郡所置,秩百户。其乡小者,县所置啬夫。案此,则有秩、啬夫职同,但随乡大小故名异耳。名虽异,皆纠青丝为纶以带佩之则同。至东晋尚然,故郭云今也。张华云:纶,如宛转绳。

  苀,东蠡。(未详。)

绵马,羊齿。(草细叶,叶罗生而毛,有似羊齿。今江东呼为雁齿。缫者以取茧绪。)

[]“绵马,羊齿释曰:绵马,一名羊齿。郭云:草细叶,叶罗生而毛,有似羊齿。今江东人呼为雁齿。缫者以取茧绪。《说文》云:缫,绎茧为丝也。”“绪,丝耑也。以此草似羊齿而毛,故缫者用之以取茧绪也。

  萿,麋舌。(今麋舌草。春生,叶有似於舌。萿,古活反。)

[]“萿,麋舌释曰:萿草,春生,叶似麋舌,故萿一名麋舌。郭云:今麋舌草。春生,叶有似於舌。

  搴柜朐。(未闻。)蘩之丑,秋为蒿。(丑,类也。春时各有种名,至秋老成,通皆呼为蒿。搴,居展切。柜,音巨。朐,音劬。)

[]“蘩之为蒿释曰:丑,类也。此言蘩、萧,蔚、莪之类,春始生,气味既异,故其名不同。至秋老成,则皆蒿也。郭云:丑,类也。春时各有种名,至秋老成,皆通呼为蒿也。

  芺、蓟,其实荂。(芺与蓟,茎头皆有蓊台,名荂,荂即其实。音俘。芺,音襖。)

[]“芺、蓟,其实荂释曰:钩、芺、枹蓟之类,其实名荂。郭云:芺与蓟,茎头皆有蓊台名荂,荂即其实也。

  蔈、荂,荼。(即芀。)猋、藨,芀。(皆芀、荼之别名。方俗异语,所未闻。蔈,方腰切。猋,必遥切。藨,方骄切。芀,音调。)

[]“蔈、荂,荼。猋、藨,芀释曰:此辨苕、荼之别名也。案郑注《周礼》掌荼及《诗》有女如荼皆云:荼,茅秀也。蔈也、荂也其别名。荼即苕也。苕,又一名猋,又名藨,皆雀矛之属。华,秀名也。故注云皆芀、荼之别名。方俗异语,所未闻。言未闻者,谓未闻其所出也。

  苇丑。芀,(其类皆有芀秀。)

[]“苇丑。芀释曰:苇即芦之成者。其类皆有芀秀也。

  葭华。(即今芦也。)蒹,薕。(似萑而细,高数尺,江东呼为蒹藡。薕,音廉。)葭,芦。(苇也。)菼,薍。(似苇而小,实中,江东呼为鸟蓲。菼,他敢切。薍,五患切。 蓲,音丘。)其萌虇。(今江东呼芦芛为虇,然则萑苇之类,其初生者皆名虇。虇,音缱绻。)

[]“葭华萌虇释曰:此辨蒹葭等生成之异名也。葭,一名苇,即今芦也。苇之未成者蒹,一名薕。郭云:似萑而细,高数尺,江东呼为薕藡。《诗秦风》云:蒹葭苍苍。陆机云:蒹,水草也。坚实,牛食令牛肥强。青徐人谓之蒹。兖州、辽东通语也。葭,一名芦菼,一名薍。李巡曰:分别苇类之异名。郭云:芦,苇也。菼,似苇而小,实中,江东呼为鸟蓲。如李巡云,芦、薍共为一草。如郭云,则芦、薍别草。案《诗大车》传云:菼,鵻也,芦之初生。则毛意亦以葭、菼为一草也。案《诗卫风硕人》云:葭菼揭揭。陆机云:薍或谓之荻。至秋坚成则谓之萑。其初生三月中,其心挺出,其下本大如箸,上锐而细,扬州人谓之马尾。以今语验之,则芦、薍别草也。其萌名虇。郭云:今江东人呼芦笋为虇,然则萑苇之类,其初生者皆名虇。”○音缱绻释曰:《大雅民劳》云:以谨缱绻。昭二十五年《左传》云:缱绻从公,无通外内。此取虇与绻字音同,不为义也。

  蕍。芛、葟、华,荣。(《释言》云:华,皇也。今俗呼草木华初生者为芛。音< 豕隋>猪,犹敷,蕍亦华之貌。所未闻。蕍,音俞。芛,羊捶切。葟,音皇。)

[]“蕍。芛、葟、华,荣释曰:此别草木荣华之异名也。蕍,言华之敷貌。芛,华初生之名也。葟亦华也。郭云:《释言》云华,皇也。今俗呼草木华初生者为芛。蕍犹敷蕍,亦华之貌。所未闻。未闻者,亦未闻所出也。< 豕隋>释曰:《释兽》云:“< 豕隋>,豮。郭云:俗呼小豮猪为子。此亦取芛与< 豕隋>音同,其义则异也。

  卷施草,拔心不死。(宿莽也,《离骚》云。)

[]“卷施不死释曰:卷施草,一名宿莽,拔其心亦不死也。宿莽也,《离骚》云释曰:案《离骚》经云: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王逸云:草冬生不死者,楚人名之曰宿莽。

  荺,茭。(今江东呼藕绍绪如指、空中可啖者为茇茭,即此类。荺,于闵切。茭,胡巧切。)

[]“荺,茭释曰:荺,一名茭,谓草根可食者也。亦笋类也,非一种。故郭氏举类以晓人云今江东呼藕绍绪如指、空中可食者为茇茭,即此类是也。

  荄,根。(别二名,俗呼韭根为荄。)

[]“荄,根释曰:凡草根,一名荄。郭云:别二名,俗呼韭根为荄。此举一隅也。

  攫,橐含。(未详。)

华,荂也。(今江东呼华为荂。荂,音敷。)华、荂,荣也。(转相解。)木谓之华,草谓之荣。不荣而实者谓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

[]“华、荂之英释曰:李巡云:分别异名以晓人也。华,一名荂。郭云:今江东呼华为荂。华与荂,又一名荣。郭云:转相解。木则名华,《月令》:季春,桐始华。草则名荣,《月令》:仲夏,木槿荣。此对文尔,散文则草亦名华。《郑风》云隰有荷华是也。不见其荣,但见其实者曰秀。《诗大雅》云:实秀实发。徒有其荣而不实者曰英。此亦对文尔,故以英为不实。其实,黍稷皆先荣後实。《诗小雅出车》云黍稷方华,是嘉谷之秀必有荣也。

 

 

 

 

 

 

 

 

 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