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姓 名
|
党怀兴 |
性 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62年10月 |
职 称
|
教授(博士生导师) |
最终学历
|
博 士 |
电 话
|
029-85310328 |
所在院系
|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
E-mail
|
danghuaixing@sina.com |
通信地址
|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710062) |
研究方向
|
汉语言文字学、经学及中国古典文献学 |
|
|
|
|
|
|
|
|
|
|
|
|
|
|
党怀兴,1962年10月生,陕西省合阳县人。1979年9月考入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1983年7月毕业,同年入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86年7月毕业并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同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2000年9月—2003年7月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著名语言文字学家王宁先生攻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并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务处处长,兼任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训诂学会理事、中国文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辞书学会理事、全国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汉字分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特约审读员、陕西省语言学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汉语文字学、经学及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教学与研究。
- 讲授的主要课程
1.《十三经导读》全校公选课,2学时/周,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全年 2400人(与周淑萍、郭迎春等合开);西北工业大学2010级全校共选课,90人(与周淑萍、郭迎春等合开);
2.《十三经导读》硕士研究生学位课,文学院 2007、2008级、2009级硕士生900人(课题组6人合开);
3.《社会科学文献检索与利用》公共课 2学时/周,2003-2006年330人;
4.《中国文化史》,选修课,研究生,3学时,5届20人;
5.《周易研究》,选修课,研究生,3学时,5届30人。
-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十三经导读教材建设》 校级 2005-2006年 主持人;
2.《中国古典文献学》(主编) 陕西21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教材);
3.《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的研究与实践》(主持人),“第三轮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4.《免费师范生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综合改革研究》(主持人),2007年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 教学研究论文
1.《采取切实措施 提高双语教学水平》,陕西教育(理论),2006年2期;
2.《写字依然重要》,中华活页文选,2004年10月;
3.《诗经的语言及其影响》,中华活页文选,2004年11月;
4.《阅读经典,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创新教育,大学永恒的主题——陕西师范大学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大讨论文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
5.《试论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模式及课程设置》,《教学研究》,2006年第3期。
-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面向二十一世纪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主要参与人,2005年获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第三人,2007年获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
3.《基于校县共建的农村基础教育实验区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二人,2007年获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4.《大学生课外八学分的研究与实践》,第三人,2007年获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 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宋元明文字学史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3年获优秀等级,项目负责人;
2.《清代六书学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8年,项目负责人;
3.《中国早期文字与文化研究》,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2005年-2008年,主要参与人;
4.《十三经辞典》,国家新闻出版署八五规划项目,1995—2006年,副主编。
- 论文及专著
1.《中国古典文献论丛》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主编;
2.《十三经导读》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主编 ;
3. 《文献发掘与学术史研究》,《古籍整理学刊》2004年4期;
4. 《说文解字与易学》,载《大易集奥》(上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
5.《六书体用的渊源》,《中国文学学报》2006年1期,商务印书馆。
- 获得学术研究表彰
1.《六书故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专著,2004年获陕西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
2.《宋元明六书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专著,2007年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3.《十三经辞典》陕西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2004年 副主编。
<%基本信息%>